医生擅长:
类风湿、强柱、骨关节炎、狼疮
医生简介:
曹炜,女,主任医师,博士、临床博士后,传统医学师承教育培训教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风湿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类风湿关节炎带头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等。中医师从谢海洲弟子冯兴华名老中医,协和医院进修风湿免疫专业,师从张乃峥教授。2014年2月-2014年5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2015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推荐参评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概述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并保送攻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牛建昭教授。自1996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医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先后师从冯兴华教授、张乃峥教授,曾在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一年。在二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独特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运用中西医的诊断治疗优势,在治疗“产后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痛风”等疑难病症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获“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年岗位能手”、“宣武区第五届青年拔尖人才”称号。曾参加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局级课题等多项科研工作。已连续9年担任北京市中医职业资格考试考官职务,是北京市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官。多次参加国家药理基地中药新药的临床试验工作。已参与编纂论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近10年核心期刊发表26篇,SCI论文4篇。出诊信息周三、周日上午;周一下午特需教育工作经历1988年9月—1993年9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获医学学士位1993年9月—1996年7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保送)获硕士学位2002年3月—2005年5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内科专业获临床博士学位2007年8月—2011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后出站1996年7月—1999年11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科住院医师1999年12月—2006年11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2006年12月—2011年11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2011年12月—至今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学术思想从事中医治疗风湿病二十年来,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和疗效为导向,擅长应用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产后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痛风等疾患;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症等病症。师从多位名师,积累了多年临床经验,多次参加国内外风湿学术会议,掌握了国内外先进诊疗思路和技术。一 、产后风湿主张补气、养血、解郁产后风湿病即产后妇女受风寒出现肢体关节酸麻、疼痛,恶风,怕凉等症。产褥期妇女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正气亏虚并感受风寒之邪为产后风湿发病的关键,湿和瘀为其主要的病理因素,结合现代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分析其主要证型有肝郁气滞证,风寒侵袭证、气血亏虚证、肾虚邪侵证。治疗以补气养血为基础,重视疏肝解郁,用药偏于甘温平和之品。二、类风湿关节炎主张清热活血类风湿关节炎以慢性、对称性、多发性小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导致关节畸形,影响生活质量。此病多由风寒湿热瘀杂至而成,科室研制的雷公藤制剂、清热活血方、冷热湿敷疗法对其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其中清热活血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还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三、强直性脊柱炎主张补肾、清热并存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脊柱关节和骶髂关节,辨证以肾虚瘀阻证和湿热瘀阻证为主。秉承老师经验,以补肾强脊和清热强脊方药为代表,主张补肾和清热并存的治疗思路。四、银屑病关节炎主张清热凉血、兼以温阳通络银屑病关节炎可侵犯到骨关节,出现关节疼痛,变形、骨侵蚀等。此病治疗用药注重以清热凉血、兼以温阳通络、消肿止痛为主。五、系统性红斑狼疮主张清热凉血、滋阴补肾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阶段其证候特征不同,但肾虚是本,其它证候可视之为是标,遵循“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主张清热解毒、凉血祛瘀、益气养阴及健脾护胃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方法。在病发稳定期重视肾虚是预防复发的关键;而在早期从清热解毒着手则是阻止病发的关键。六、干燥综合征:属“燥痹”范畴,燥痹是由燥邪为主而导致的痹病。燥胜则干,其以孔窍干燥(口、眼、鼻、外阴干燥不适)和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临床脾胃湿热证日渐增多。对此,在滋阴润燥的基础上,主张清热燥湿、运脾和胃的治疗思想。七、结节性红斑:为皮肤血管的炎症反应,可见于多种风湿病。中医认为热毒内蕴,搏血成瘀,血瘀气滞,致痰瘀内停,结于皮下,是结节红斑的发病原理。结合舌脉,辨证施治,秉承老师经验,常用四妙勇安汤加入消瘰丸、夏枯草化痰散结之品及滑石等清热祛湿之品治疗。八、血管炎:多项研究表明,中药在预防和治疗血管炎方面有着可靠的疗效。通过临床观察,血管炎多以初起热毒炽盛,久则气阴两虚型为主,多兼见血瘀。中医治疗应以清热活血,滋阴益气,并关注活血化瘀,临床活用四妙勇安汤和五味消毒饮进行治疗。九、重度骨质疏松:风湿科多种疾病都伴有重度骨质疏松,而补钙是关键。平时养生补钙理念已为常识,但大多数患者不掌握完整的补钙方案,导致难以取得实际效果。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补钙四个一”方案,基本可达到一个月缓解病情的疗效。十、痛风:治疗主张中药清热利湿、解毒化痰为主,活动期和缓解期分期治疗。认为此病为生活方式病,注重强调患者的日常饮食和运动教育指导。科研与获奖1.2012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01-09 LC-13-R-12)2.2012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2007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评价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4.2016年《清热活血方抗类风湿关节炎滑膜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研究》获中国中医科学院裴元植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二等奖5.2013年《基于骨免疫的清热活血方药“护骨”作用的机制研究》获全国第十一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6.2011年《丹酚酸B抗缺氧无血清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研究》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7.2009年《风湿清对Ⅱ型胶原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大鼠IL-4、γ-IFN及趋化因子的调节》被评为《首届全国中医药博士后论坛》“中健行”中医药传承创新优秀论文奖8.2008年《复方雷公藤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系统评价》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9.2006年《47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析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风湿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10.2005年《四神煎临床应用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风湿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三等奖主要论文及著作1.清热活血方通过PI3K/Akt信号途径抑制TNF-α诱导RA-FLS的迁移和粘附.中医杂志(2016年已录用).(通讯作者)2.从脾胃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与防治.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8(1):88-91.(通讯作者)3.清热活血方抑制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新生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10):686-690.(通讯作者)4.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用药探索.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03):340-342.(通讯作者)5.Current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Pharmacologic Actions of Salvianolic Acid B. Chin J Integr Med 2012,18(4): 316-320.(第一作者)6.Inhibition of hypoxia and serum deprivation-induced apoptosis by salvianolic acid in 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J Tradit Chin Med.2012,32(2):222-228.(第一作者)7.Anti-inflammation and antioxidant effect of Cordymin, a peptide purified from the medicinal mushroom Cordyceps sinensis , in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induced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 Metab Brain Dis.2012,(27):159–165.(第二作者 )
荣誉成就:
获1999—2000年度中国中医研究院青年岗位能手;2000年 “北京市青年志愿者之星”;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获“广安门医院先进个人”称号;2002年 “宣武区第五届青年拔尖人才”;2004年 中国中医研究院优秀党支部(支部书记);2005年“北京地区首届中医药(经典著作)知识竞赛”优秀奖以及 2006年“首届北京市(杏林之春)中医药知识大赛预防保健电视专场”三等奖。
1. 第50例齿龈出血-鼻衄-月经量多-抗核抗体阳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抗原降低。曹炜; 赵岩; 张奉春; 唐福林,中华医学杂志。2004.; 84(3): 253-256(第一作者)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2例及文献复习。曹炜,医学临床研究 2004; 21(2): 115-119(第一作者)
3. 得生灭痛膏治疗骨关节炎50例临床总结。曹炜,何夏秀,冯兴华,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3.6: 48-51(第一作者)
4.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大动脉炎的比较。张奉春,曹炜,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3; 7(7): 423-425
5. 云南白药酊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临床总结。何夏秀; 曹炜; 冯兴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3; 10(11): 45-46
6.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认识.张华东,曹炜,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21(3):12-13
7. 成人斯蒂尔病的辨证论治。张华东; 冯兴华; 曹炜,中国中医急症 2001.10(5): 283-284 00
8. 复方雷公藤外敷制剂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待印).中华中医药杂志
9. 47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析研究(待印).中医杂志
1996年~2007年在冯兴华教授、姜泉教授指导下,主要从事风湿病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工作。参与、主持参加了多项重大课题的申报工作,在重大攻关课题中发挥主要骨干作用。如:参加2003年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案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工程(局级课题)“强直性脊柱炎辩证论治的规律研究”、200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治疗有特色和优势病种项目临床研究“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疗规范及疗效方法研究”、国家自然基金“补肾活血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成纤维细胞向成骨型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200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课题“中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课题“补肾活血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成纤维细胞成骨潜能的影响及分子机制”、2006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分课题“基于患者报告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结局测量系统研究”、首都医学发展基金会北京医学卫生科技联合攻关项目“清热活血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多中心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规范化及疗效评价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评价研究”、“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分类及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方法研究”。2006年11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课题“清热活血法对类风湿关节炎 Th细胞因子调控机制的影响”课题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