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擅长:
脑血管病的放射介入治疗,包括急性脑梗塞的超早期动脉导管溶栓、颈部和颅内动脉狭窄的经皮血管成形(球囊扩张和放置支架)术(PTA)、脑动脉瘤栓塞术,以及TIA和脑供血不足病人的DSA脑血管造影筛查工作等。
医生简介:
1999年在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了刘焯霖教授主持的中山大学211课题“帕金森病的遗传易感性的系列研究”,该课题获全国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主持进行的“DSA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五年来共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十余篇,参编国内著名神经病学专家主编的专著两部。
2003年起主持开展急性脑梗塞的超早期DSA动脉内溶栓术,成功进行了佛山市第一例急性基底动脉梗塞的DSA动脉导管接触性溶栓,成立了我院急性脑卒中的快速抢救小组和绿色通道;继之成立神经介入中心,并担任副主任,负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四年来,已经开展了数百例神经介入手术,包括急性脑梗塞的超早期动脉导管溶栓、颈部和颅内动脉狭窄的经皮血管成形(球囊扩张和放置支架)术(PTA)、脑动脉瘤栓塞术,以及TIA和脑供血不足病人的DSA脑血管造影筛查工作等,连续两次获医院新技术应用奖。同时担任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单位负责人。
荣誉成就:
课题“经脑脊液蓄液囊装置行脑室内化疗治疗脑膜癌病的临床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课题“帕金森病的遗传易感性的系列研究”获全国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主持进行的“DSA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共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十余篇。
2007年担任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缺血性中风综合防治方案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任务书编号2006BA104A02)分中心负责人。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聘为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中国睡眠学会会员、广东省医学会会员和省医师协会会员、广东省神经病学会神经生化学组和运动障碍学组委员,《中华医药学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常务编委等,佛山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佛山市委组织部高层次人才信息库首批人选,佛山市中级法院兼职法医,中山大学教授和神经病学专业硕士导师,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中山大学211课题“帕金森病的遗传易感性的系列研究”,该课题获全国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主持进行的“DSA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