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教学名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粤港澳大湾区风湿免疫联盟主席,广东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委,担任《ARD中文版》副主编,《中华风湿病学杂志》通讯编委,《广东医学》、《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内科急危重症杂志》、《风湿病与关节炎》编委。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擅长各种常见、疑难、危重风湿病的诊治。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关节滑膜活检并建立关节病病理诊断体系。率先倡导痛风饮食治疗新理念。建立了医护患一体化延伸型医疗模式下的风湿病患者慢病管理体系。牵头组织编写系列《风湿免疫疾病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
1999年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优秀教师;2000年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优秀教师;2000年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06年获中山大学医科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中文组一等奖;2006年获中山大学教学电子演示文稿(PPT)大赛三等奖;2008年获中山大学第二届临床教师教学查房比赛一等奖;2008年卫生部医政司“支援西部地区农村卫生工作优秀教师”;2009年中山大学“教书育人”标兵。
已发表论文234篇,其中在Arthritis Rheumatol、J Autoimmun、Rheumatology (Oxford)、Front Immunol等杂志;已发表 SCI 论著 58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9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2篇,5分以上13篇)。
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会第七届中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委员,美国风湿病学会会员。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银屑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成人斯蒂尔病及各种血管炎等的诊断和治疗。
1)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972742)
项目名称:罗格列酮通过RANKL/RANK/OPG系统抑制关节破坏的机制研究
(2)2009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9151008901000130)
项目名称:PPARγ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破骨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
(3)2008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B030301093)
副主任医师 科室副主任
擅长:对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血管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成人斯蒂尔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危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包括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如神经精神狼疮,狼疮性肺炎、出血性肺泡炎、狼疮性肾炎)、皮肌炎合并急进性间质性肺炎,显微下多血管炎合并急性呼衰、肾衰,硬皮病肾危象,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合并感染等。对疑难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不明原因发热、复发性多软骨炎、丙硫氧嘧啶引起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甲减性肌病、POEMS综合征、韦格纳肉芽肿特殊眼病、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厚皮指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获得性血友病等疑难、少见病。
主任医师 科室主任 教授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银屑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成人斯蒂尔病及各种血管炎等的诊断和治疗。
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类自身免疫病及风湿病的诊断及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银屑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成人斯蒂尔病及各种血管炎等
我女儿得了寄生虫的疾病很令我担心,很幸运遇到了戴医生,现在我女儿的病已经在康复期了,谢谢~
本人得了软骨炎,这给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不好的影响。幸运的是最近找到了戴医生看病得以稳定,戴医生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周到。真的是一个好医生。
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现在我的类风关已经在康复期了,真的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