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

史轶蘩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点赞数:689 纠正

医生擅长: 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生长激素缺乏症及男性生殖内分泌疾病;肥胖症;糖尿病、甲亢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染色体疾病

医生简介: 史轶蘩,内分泌学专家,1928年11月生于广东江门市,江苏溧阳人。1946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医预系,1949年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疗系,1950年获燕京大学生物系理学学士学位,并因成绩优越获该校理学院金钥匙奖。1954年毕业后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及内分泌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及主治医师、 1979年任内分泌科副教授、1981年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修两年,1983年任内分泌科主任(至1995年)和教授。毕业50余年来史轶蘩院士一直从事内分泌学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卓有成绩。现在是国内内分泌领域中的著名专家。她的临床及基础内分泌学学识渊博、思维敏锐、科学作风严谨,医德医风正派,行政管理能力强,为人率真坦诚。近年来史轶蘩院士科研领域的突出贡献如下:(1)开创了我国神经内分泌疾病诊治的研究--包括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低减, 建立了多种垂体激素的测定方法及下丘脑垂体功能兴奋及抑制试验,填补了我国此类疾病诊治方面的空白。(2)通过对病人的整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研究,及在体外培养的垂体瘤细胞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加深了对这些下丘脑垂体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的了解。(3)在国内首先开展用神经递质或神经激素药物,如溴隐亭、CV-205、GH、促生长分泌肽及生长抑素激动剂等治疗各种下丘脑垂体疾病,并详细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国际上首先发现生长抑素慢性治疗对胆囊功能的影响,引起胆石症。

荣誉成就: 1993年被评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名医,1995年被授与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论文得到以下成果奖励:“内分泌性男性性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1989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研究”1990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1991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199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均为第一获奖人)。

论文发表: 史轶蘩教授的研究工作已发表文章200余篇。

社会任职: 曾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内分泌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新药(综合)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药政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主编及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中国新药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的编委。

科研项目: 近年来领导的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和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男性内分泌性性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出诊时间
预约其他号源
就诊评价
同科室医生
健康资讯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