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李中实 科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点赞数:590 纠正

医生擅长: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治、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研究及诊治、脊柱退变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的临床诊治与实验研究,以颈、胸、腰椎疾病的各类手术治疗见长。

医生简介: 李中实,男,汉族,现任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主编。学习经历:198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其后留学于日本东京大学、琦玉医科大学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专业特长: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治、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研究及诊治、脊柱退变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的临床诊治与实验研究,以颈、胸、腰椎疾病的各类手术治疗见长。出诊信息: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四下午;特需门诊:周一下午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康复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脊柱外科工作组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第二届脊柱脊髓基础研究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眩晕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颈椎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北京眩晕研究会会长北京医学会眩晕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主编《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主要学术著作:《 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研究 》李中实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年10月专利发明:1、矫形保健鞋垫——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07年5月)2、一种超声骨刀刀头——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3年3月)3、一种钩型超声骨刀刀头——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3年2月)4、一种硬模剥离子——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5年2月)5、一种有卡位的超声骨刀刀头——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3年2月)6、一种椎弓根钉开口器——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5年2月)承担课题与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小学生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筛查治疗及其病因学研究,2005年(3044006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MRI与NIRS结合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2011年(81171779)学术论文: 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献:1、张光铂,李中实. 膝关节功能评定[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1,6 (2):80.2、李中实,都筑畅之,阿部良二,等.北京中日友好医院での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调查。脊柱韧带骨化症调查研究班平成4年研究报告书,1993,94-97.3、李中实,都筑畅之.颈椎后方除压效果に关する颈椎·颈髓(C5髓节高位)解剖学研究。日本整形外科学会会志,1993,67(8)S1649。4、suzuki, Li zhongshi, R.. Abe, K.Saiki. Paralysis of the arm after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of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 I. Anatomical inver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paralysis. European spine Journal,1993,2;191-196.5、李中实,饭冢正,都筑畅之.磁气刺激法にょる脊髓障害レベル诊断法,特に胸髓レベルについて。脊髓电气诊断学,1994,16(1)74-77。6、N.Tsuzuki, R.. Abe, K.Saiki, Li zhongshi,. Extradural tethering effect as one mechanism of radiculopathy complicating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of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 Spine, 1994,21,203-211。7、李中实.ヒトの颈神经根硬膜性被膜内神经终末の分布に关する研究,特に自由神经终末に关して。琦玉医科大学杂志,1995,23(1)33-45.8、李中实,李子荣,酒谷熏,左焕宗.近赤外光スペクトルススコピ-にょる症候群发症机序の检讨。中部日本整形外科灾害外科学会杂志,1997,40(9)70。9、李中实,张光铂,绳厚福,等. 我国北方地区颈肩痛病人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发病率调查[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19(5):285-286.10、李中实,康宇宁,刘成刚,等. 光照后鸡褪黑素变化与脊柱侧凸关系的实验研究[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23(05):293-29511、杨连发,岳德波,李中实,等. 人工骨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2):892-894.12、张念非,李子荣,孙伟,李中实,郭万首,王大立. 非手术综合治疗SARS后ARCOⅠ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疗效[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08):747-750.13、李中实,石东平,刘成刚,等. 颈椎运动负荷试验对颈性眩晕的诊断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24(10):584-586.14、张念非,李子荣,杨连发,林朋,史振才,李中实,孙伟. 经股骨粗隆部旋转截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4):1477-1480.15、石东平,李中实,李子荣. 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20(6):359-36116、王振堂,李中实,刘朝晖,等. 北京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报告[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27(6):440-442.17、李中实.退变性脊柱侧凸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8):638-640. 18、袁文,王义生,党耕町,朱悦,任龙喜,李中实,张光铂. 关于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名称的讨论[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4):241-245. 19)邹海波,绳厚福,李中实,等. 微创TLIF单侧或双侧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12):1086-1091.20、赵景鑫,李中实,石东平,等. 选择性神经根封闭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定位诊断及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07):653-654.21、郑召民,李中实. 退变性脊柱侧凸症治疗所面临的几个问题[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24(08):673-676. 22、赵鑫,李中实. 颈性眩晕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6,30(2):109-111.23、刘京宇,周谋望,侯树勋,吴新宝,李危石,喇高燕,李玲,唐金树,朱加亮,郭险峰,吕艳伟,李淳德,王宁华,谢欲晓,林朋,李中实,海涌,赵会,薛庆云,顾新,马华松,陆明,马远征,李大伟. 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康复模式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5(3):183-187.24、王宇鸣,邹海波,李中实.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颈椎外科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27(06):561-565.25、陈栋,蒋欣,赵景鑫,李中实,石东平.超声骨刀在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8):62-64. 26、Feiyan Chang , Zhongshi Li, Sheng Xie ,et al. Vertigo-Related Cerebral Blood Flow Changes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PINE,2014,39(23):E1374-E1379.27、常飞燕,谢晟,李中实,刘卉,王武. 利用三维伪连续脉冲动脉自旋标记测量颈性眩晕相关的脑血流量改变的初步研究.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1):2528、邹海波,绳厚福,李中实等,腰椎后路手术应用不同输血方式对出血量及引流量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2014,94(5)338-34329、邹海波,绳厚福,李中实等。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症。 颈腰痛杂志,2015,36(2):93-99发表在会议上的文献:1)李中实.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的研究[A].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2004:6.2)刘朝晖,李子荣,李中实,崔健,聂智青. 青少年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自然转归[A]. 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骨科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讲义汇编[C].中华医学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05:2. 3)李中实. 脊髓运动诱发电位对诊断胸髓病损的研究[A].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中华骨科杂志》.全国胸椎管狭窄症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中华骨科杂志》:宁夏医学会,2006:2.4)李中实,石东平,刘成刚,绳厚福,王卫国,陈瀛. 颈性眩晕手术治疗的探讨[A].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中国康复医学会,2007:1.5)李中实,石东平,赵景鑫.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的研究[A]. 中国康协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第十七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OS会议论文汇编[C].中国康协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编辑部,2008:2.表彰荣誉: 原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原卫生部优秀共产党员(2001—2004年度)中日友好医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中日友好医院优秀教师(2000年)

荣誉成就: 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论文发表: 在国内、外骨科专业杂志和学会发表60余篇科技论文,深受骨科同行及广大患者好评。

社会任职: 现任骨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纤维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髓损伤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委员会委员,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委员,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编委,中国骨科杂志编委等职。朝阳区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工伤等级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医促会骨科疾病防治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成员。

科研项目: 曾获主持并完成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多项课题

出诊时间
就诊评价
同科室医生
健康资讯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