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马军 主任医师
点赞数:642 纠正

医生擅长: 血液病肿瘤

医生简介: 男,51岁,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教授,主任医师。1970年-1978年通过刻苦自学获得了国家首届自学成材奖,同时作为国内首批国家选派到日本留学。1979年-1983年在日本主要从事人造血干细胞研究,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造血异常克隆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国际应用造血干细胞染色体研究,发现了慢性粒细胞造血干细胞存在着Ph染色体,也存在着正常造血克隆,形成了双克隆学说。回国后首先在国内建立了造血干细胞培养方法及实验室,推动了我国造血干细胞的实验及临床研究。1986年首先在国际上发现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有抑制分化作用,首先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了复发APL获得成功。1989年发现三氧化二砷对APL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并有对巨核细胞促增殖作用。1994年首先应用三氧化二砷对国外复发APL进行了治疗获得成功,从而使三氧化二砷走向了国际。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治疗APL已有2500例病例,7年生存率为82%,是全世界最好的治疗方法和疗效,APL序贯治疗已成为国际治疗APL的金标准方案。

荣誉成就: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治疗APL已有2500例病例,7年生存率为82%,是全世界最好的治疗方法和疗效,APL序贯治疗已成为国际治疗APL的金标准方案。

论文发表: 从1983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38名、博士研究生18名,获国家省市科研项目28项、在国际国内杂志发表论文210篇,

社会任职: 是我国首批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回国优秀博士、国家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第13、15届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血液学会常委、中华实验血液学常委、黑龙江省医学会副会长。2005年9月当选为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

科研项目: 首先在国际应用造血干细胞染色体研究,发现了慢性粒细胞造血干细胞存在着Ph染色体,也存在着正常造血克隆,形成了双克隆学说。回国后首先在国内建立了造血干细胞培养方法及实验室,推动了我国造血干细胞的实验及临床研究。1986年首先在国际上发现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有抑制分化作用,首先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了复发APL获得成功。1989年发现三氧化二砷对APL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并有对巨核细胞促增殖作用。1994年首先应用三氧化二砷对国外复发APL进行了治疗获得成功,从而使三氧化二砷走向了国际。

出诊时间
预约其他号源
就诊评价
同科室医生
健康资讯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