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由消化道或皮肤伤口接触感染。
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当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扩散到骨骼时,可导致骨组织受到破坏。该菌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动作产生的微小飞沫被他人吸入后,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可能引发感染。骨结核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夜间发热以及全身乏力等不适感。这些症状通常会逐渐加重,有时还伴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情况。
诊断骨结核的主要检查项目有X线检查、CT扫描、MRI成像以及实验室检测,如结核菌素试验和涂片镜检。其中,X线检查可以显示病变的位置和范围,而CT扫描则能更清晰地观察细微结构的变化。骨结核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疗法,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患者需遵循医嘱足疗程服用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骨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密切接触者应接受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X光检查以评估是否感染。建议采取预防措施,如戴口罩,避免与感染者长时间密切接触,以减少感染风险。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