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胀、脸肿可能是慢性牙周炎、牙龈炎、牙根尖周炎、急性龈乳头炎、颌骨骨髓炎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与口腔感染有关。由于肿胀可能引起疼痛、感染扩散或其他并发症,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慢性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是由长期存在的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进而引起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牙龈炎
牙龈炎是由于局部存在刺激因素导致的以游离龈和龈乳头为主的炎症。炎症因子刺激可导致牙龈红肿、出血以及疼痛。患者需要到医院由医生清除龈上结石和软垢,必要时还需进行龈下刮治术。
3.牙根尖周炎
牙根尖周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累及牙根尖周围的组织。炎症可能会向周围扩散,引起面部淋巴结肿大,从而出现牙龈肿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林霉素磷酸酯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4.急性龈乳头炎
急性龈乳头炎多为食物残渣积聚所致,也可由创伤或化学刺激引起。当炎症局限于一个或几个牙龈乳头时,会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严重者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建议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或者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
5.颌骨骨髓炎
颌骨骨髓炎主要是由牙源性感染所诱发的化脓性炎症,致病菌毒力强且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易发病。病变初期主要表现为患区持续性跳痛,随后会出现张口受限、牙关紧闭等情况,同时还会伴随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开髓引流的方式减轻压力,促进炎症消退。
针对牙龈肿胀和脸部肿胀的症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口腔卫生维护,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此外,还需要注意饮食健康,减少糖分摄入,以免加重病情。适当的休息也有助于身体恢复,如果肿胀持续不退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例如X光检查或CT扫描,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