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肾病的患者可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浮肿等症状,如果病情持续进展,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控制病情并预防进一步的肾损害。
1.尿频
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作用增强,肾脏过滤功能受损,从而出现尿频的症状。尿频主要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尤其是夜间起夜频繁,可能伴有尿量减少。
2.尿急
糖尿病并发肾病时,会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储尿能力下降,进而引发尿急的情况发生。尿急通常伴随有强烈的排尿欲望,且难以控制,可能会出现尿失禁的现象。
3.尿痛
当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时,炎症因子刺激尿路黏膜,可引起尿道灼热感和疼痛。此外,高血糖状态会增加细菌繁殖速度,进一步加剧尿痛症状。尿痛常出现在排尿开始或结束时,严重者可能出现全程尿痛。
4.浮肿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体内水分潴留,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从血管壁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形成水肿。浮肿首先出现在下肢,逐渐向上蔓延至全身,早晨起床时尤为明显。
5.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引起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此时肾单位受到损伤,无法正常工作,影响了身体内废物和液体的代谢。肾功能衰竭可能导致毒素在体内积累,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伴随贫血、疲劳等症状。
针对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血糖监测、尿常规、肾功能检测以及B超检查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胰岛素注射和降糖药,以及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调整和适量运动。患者应避免高糖食物,保持健康体重,定期复查并遵循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