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性息肉是指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结构的息肉,主要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混合性腺瘤,好发于胃肠道,属于良性病变。肿瘤性息肉通常生长比较缓慢,存在一定的癌变倾向,所以建议患者积极进行治疗。
1、管状腺瘤:是管状上皮和腺上皮的局限性增生,形成与遗传、肠道内菌群失调、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可在胃肠道内出现单个或多个息肉,从而出现肿瘤性息肉,可在肠镜下进行活检,明确息肉的性质。如果是良性的管状腺瘤,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如果是恶性的管状腺瘤,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性息肉,并进行病理检查;
2、绒毛状腺瘤:是指肠黏膜上皮的绒毛状腺瘤,属于良性肿瘤,癌变的概率很低,通常会在肠道内出现多个或单个的息肉,也会出现肿瘤性息肉,所以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如果病理提示是恶性,还需要通过放疗、化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3、管状绒毛状混合性腺瘤:是指肠息肉的一种类型,癌变的概率也比较低,主要是因为癌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差不多,呈现类似于肿瘤的状态,所以叫做管状绒毛状混合性腺瘤。如果管状绒毛状混合性腺瘤较小,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如果是恶性的管状绒毛状混合性腺瘤,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性息肉,并进行病理检查。
肿瘤性息肉的患者,平时要注意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肠道,以免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