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性肝炎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通常由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腹泻、便秘交替、脾肿大和皮肤玫瑰疹等。
![](https://image.39.net/auth/w/20180411/27083.jpg)
伤寒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了伤寒杆菌后,在肝脏内繁殖引起炎症反应。该病原体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以及其代谢产物均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黄疸、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针对伤寒性肝炎的诊断,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以评估白细胞计数是否增高;同时进行肥达试验、血清学检测、骨髓培养等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特定抗原或抗体。超声波扫描也可用于评估肝脏结构和功能。治疗伤寒性肝炎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抗生素治疗,如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确保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水源污染,减少接触可能带有病原体的食物或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