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球炎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酗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自身免疫性胃炎、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等病因引起,导致十二指肠球部炎症。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在人体内产生毒素,导致十二指肠球部炎症。
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如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可减轻相关症状。
2.长期酗酒
酒精中的乙醇能够刺激胃酸分泌,进而引起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患者需要戒酒并配合药物治疗,如硫糖铝和熊去氧胆酸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3.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从而增加胃黏膜的易损性。如果患者对非甾体抗炎药敏感,可以考虑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代替传统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
4.自身免疫性胃炎
自身免疫性胃炎是由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的胃壁细胞引起的,会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影响食物消化吸收,进而影响十二指肠球部的消化功能。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改善症状,如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片等。
5.十二指肠黏膜损伤
由于各种物理因素或者化学因素导致十二指肠黏膜出现损伤,使局部防御屏障受损,容易受到胃液侵袭而发生炎症。患者可通过口服H2受体拮抗剂缓解不适症状,比如遵医嘱使用雷尼替丁胶囊、法莫替丁片等药物。
针对十二指肠球炎,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还可进行胃镜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