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可能导致肺部炎症、胸腔积液、呼吸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损害,长期或不当治疗可能导致耐药性增加。
1.肺部炎症
支原体感染肺部后,通过其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诱导免疫应答,导致肺部组织发生炎症。可引起咳嗽、咳痰、发热等典型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肺实质损伤。
2.胸腔积液
当支原体侵入肺部并刺激局部炎症反应时,可能会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漏出至胸膜腔。患者可能出现胸痛、气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进一步发展为胸腔积液过多引起的呼吸窘迫。
3.呼吸功能衰竭
支原体感染会引起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导致气体交换障碍,从而引发呼吸功能衰竭。此时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伴随口唇紫绀、意识障碍等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4.多器官功能损害
由于支原体血症的存在,支原体可以播散到全身各处,对其他器官造成间接伤害。这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如肝肾功能受损,进一步加重病情并延长恢复时间。
5.耐药性增加
长期或不当使用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这意味着未来更难治疗由该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加剧了抗感染药物管理的挑战。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建议患者佩戴口罩以减少传播风险,同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以防耐药性的产生。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