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氨基糖苷类引起肾衰竭机制

[氨基糖苷类引起肾衰竭]可能是由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过敏反应、代谢毒性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耳毒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杀菌效果的同时也会对宿主细胞造成损伤,导致听力下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应定期进行听力测试以监测耳毒性。

2.肾毒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肾毒性,能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影响肾小管的再吸收和分泌功能,进而引起急性肾衰竭。因此,在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水平。

3.神经肌肉阻滞

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以竞争性地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引起肌肉麻痹甚至呼吸衰竭。临床上常采用新斯的明试验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神经肌肉阻滞现象。

4.过敏反应

个别人群可能对氨基糖苷类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释放炎性介质损伤组织,严重时可诱发过敏性休克。对于有既往过敏史者,用药前需做皮肤试验,以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5.代谢毒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进入体内后,经过肝脏代谢,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负担,从而引起肾衰竭。在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肝肾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测、听力测试以及血液中药物浓度监测,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风险。

2023-11-10 13:36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