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肝囊肿的治疗可以考虑经皮穿刺引流、腹腔镜下囊肿去顶术、胆管切开取石术、胆道镜检查及治疗、肝脏移植等方法。
![](https://image.39.net/auth/w/20221027/1585450017500561408.jpg)
1.经皮穿刺引流
经皮穿刺引流通过使用特殊的针头在影像学引导下进入囊肿内部,将囊液引流出来以减轻压力。此方法主要用于急性胆汁性肝囊肿引起的严重症状时,如剧烈腹痛、高热等。
2.腹腔镜下囊肿去顶术
腹腔镜下囊肿去顶术是通过小切口置入内窥镜,在直视下切除囊壁顶部,达到治愈目的的一种微创手术。对于较大的胆肝囊肿且伴有感染或出血倾向者有较好的效果。
3.胆管切开取石术
胆管切开取石术是在X线监视下找到结石位置后,使用专用工具取出结石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胆管内单发或多发型胆管结石所致的反复发作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患者。
4.胆道镜检查及治疗
胆道镜检查及治疗是一种内窥镜技术,利用软式或硬式胆道镜对胆管进行直接观察,并可同时进行取石、止血等治疗。此方法可用于诊断和处理胆管内的异物,如结石、蛔虫等。
5.肝脏移植
肝脏移植通过从活体或死亡供体处获取健康肝脏,将其植入患者体内以取代受损肝脏。主要针对晚期肝硬化、遗传性代谢疾病导致的胆肝囊肿等终末期肝病。
在接受任何治疗前,应确保无过敏史或其他禁忌证。术后需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摄入,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