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穿刺之后有出血,可以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止血、输血、手术治疗等进行治疗。肾穿刺是指医生使用穿刺针,通过皮肤进入肾脏获取组织样本,然后通过显微镜及其他检测判断肾脏病理类型的一种方法。肾穿刺后有出血,主要是见于大出血,以及穿刺部位出现动静脉瘘。
1、卧床休息:做完肾穿刺以后,需要去枕平卧6个小时,如果没有明显的血尿,以及疼痛、血压升高等症状,可以下床活动,但应避免剧烈活动,以防出血加重;
2、药物止血:出血量比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药物止血治疗,如氨甲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等。同时还需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如果出血量比较大,需要及时输血,避免失血过多引起休克;
3、输血: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导致患者出现心慌、出冷汗、神志不清等症状时,需要及时输血治疗,以免出现失血性休克;
4、手术治疗:如果反复出现肾穿刺后有出血的情况,考虑与肾脏疾病有关,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等,此时需要根据病因治疗。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复方环磷酰胺片等药物治疗。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治疗。
建议患者做完肾穿刺以后,禁饮禁食6个小时,6个小时以后如果没有出现出血、肾周血肿等情况,可以适当喝水。如果出血较多,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介入手术治疗等。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