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尿量减少、浮肿、血尿、高血压和发热,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肾脏功能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1.尿量减少
急性肾炎是由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肾脏损伤,此时肾小管和肾小球功能受损,影响了水分的重吸收。这使得尿液中水分含量降低,从而导致尿量减少。尿量减少可能伴随有尿频、尿急等症状,且患者排尿时可能会感到尿道灼热感。
2.浮肿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到炎症损伤,通透性增加,导致蛋白质漏出进入尿液中,使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增高,进而引起水肿。
当肾炎导致肾小球过滤率下降时,会导致体内液体潴留,进一步加重水肿。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眼睑、面部等组织松弛处,随着病情进展可扩展到下肢、全身。
3.血尿
急性肾炎患者的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出现炎症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红细胞通过受损的毛细血管壁进入尿液中,形成血尿。血尿通常为肉眼可见的红色尿液,但也可能是镜下血尿,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尿液中有红细胞。
4.高血压
急性肾炎会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导致血压升高。此外,肾小球内炎症也会直接刺激肾入球动脉和出球动脉,使其收缩,从而升高血压。高血压通常表现为持续的高压状态,可能伴有头痛、眩晕等症状。
5.发热
急性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机体为了对抗病原体而产生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会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发热。发热通常伴随着畏寒、出汗不畅、食欲减退等症状,有时还可能出现肌肉酸痛和乏力的感觉。
针对急性肾炎的症状,可以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测来评估肾脏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以及抗生素如青霉素。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废物排出,但需注意避免憋尿,以免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