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发生异常生长和增生,形成结节或包块,伴随周期性疼痛和不规则出血的一种疾病。
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经由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迁移至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输卵管等处。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会随着月经周期出现周期性的脱落、出血,导致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痛经、盆腔疼痛、月经不规律以及不孕。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性交疼痛、排便困难或膀胱刺激症状。
常用于诊断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查有超声波检查、腹腔镜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超声波检查可显示子宫附件肿块或囊肿;腹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并取样活检;血液学检查可能发现CA125水平升高。治疗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常用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以及激素类药物如醋酸甲羟孕酮片、左炔诺孕酮片。对于较大且引起明显症状的病灶,有时需要通过手术切除。
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早期发现和处理子宫内膜异位症,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