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什么是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或乙状结肠下段的肠壁组织部分或全部移位至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直肠脱垂是由于盆底肌肉和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导致的。长期便秘、慢性腹泻等可使腹压增加,加重了对直肠黏膜的刺激,从而引起排便反射性收缩,导致直肠脱垂的发生。患者可能经历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完全、直肠出血等症状。当直肠黏膜受到炎症或损伤时,会导致局部充血水肿,进而引发肛门坠胀感。

什么是直肠脱垂?

此外,由于直肠脱垂后无法完全排空,因此会出现排便不完全的感觉。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直肠指诊以评估肛门和直肠的情况。必要时,还可能需要进行钡灌肠X线检查来观察直肠的位置和形态是否异常。对于轻度的直肠脱垂,可以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保持规律的排便来缓解症状。严重者则需手术治疗如直肠固定术。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减少腹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2025-03-07 14:07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