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通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的血液循环量锐减,进而出现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足等情况,并导致意识丧失、呼吸窘迫、心率增快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失血性休克的相关知识,一般包括引起失血性休克的常见原因、失血量、休克的临床表现、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等。
1、引起失血性休克的常见原因:女性处于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时,可能会由于月经量过多,或者哺乳期女性体内的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等,刺激血管扩张,而导致失血性休克;
2、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患者通常会出现口渴、皮肤苍白、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症状,同时还会因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头晕、嗜睡、意识丧失、呼吸窘迫等情况;
3、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治疗原则主要是要积极补液,恢复血容量,必要时需要进行输血治疗,同时积极止血,治疗导致出血的病因,如使用止血药物,必要时需要手术止血。此外,对于心源性休克,应当尽快进行心脏按压,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必要时需要进行开胸手术、心脏停搏等手术治疗。
此外,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绝对卧床休息,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芹菜等,以补充营养。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心率、呼吸、血压等是否有变化,并且要记录详细的用药史、病情变化等。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