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痢疾主要通过食物、水和密切接触传播。

细菌痢疾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该菌属产生的毒素可导致结肠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志贺菌随食物、水进入人体后,在小肠下部繁殖并侵入淋巴系统,形成菌血症,然后再次定居于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引起典型的结肠病变。典型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以及里急后重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重症者还可能有嗜睡、昏迷甚至休克的表现。
诊断通常需进行粪便培养以鉴定特定的志贺菌类型,同时也会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是否增高。此外,医生可能会建议做X光钡餐造影、超声波检查或CT扫描来评估消化道情况。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等针对志贺菌感染的药物。对于严重脱水的患者,补液是关键措施,电解质平衡调整也非常重要。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食物,减少感染风险。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