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经常流血可能是由牙结石、慢性牙周炎、维生素C缺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牙结石
牙结石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钙化物质,长期存在会导致牙龈炎症和出血。定期进行超声波洁牙可以去除牙结石,减少牙龈出血的发生。
2.慢性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由于细菌持续作用于牙周组织,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缩等,进而出现牙龈红肿、易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控制感染,同时配合口腔卫生维护以改善病情。
3.维生素C缺乏
维生素C缺乏可能导致微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引起牙龈容易出血的现象。补充维生素C制剂,如维生素C片、维生素C咀嚼片等可缓解此症状。
4.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征为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壁先天发育缺陷,造成反复的局部黏膜或皮下出血。若患有此病症,则可能会因为毛细血管壁脆弱,在刷牙时容易诱发牙龈出血的症状。对于此类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类药物,如维生素K1注射液、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止血处理。
5.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任何一步出现问题,包括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此时由于凝血功能受损,轻微创伤后也可能会导致牙龈频繁出血。针对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制定方案,例如血友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新鲜冷冻血浆、人纤维蛋白原等替代治疗;而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者则需遵照医师意见给予维生素K口服溶液、注射用维生素K1等药物纠正凝血功能紊乱。
建议关注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热的食物,以免加重牙龈损伤。适当的实验室检测可能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测试以及特定基因分析,以排除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