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容易引起视网膜脱落、黄斑部出血、黄斑部新生血管、青光眼、白内障等病变和疾病。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因此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1.视网膜脱落
由于高度近视导致眼球前后直径过长,使巩膜扩张、脉络膜萎缩,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玻璃体后脱离,进而诱发视网膜脱落。对于存在高度近视且伴有剧烈运动史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监测视网膜健康状况。
2.黄斑部出血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结构异常,可能导致黄斑区血管脆弱,从而发生破裂出血。针对黄斑部出血,可考虑激光治疗如全息红宝石激光疗法来改善病情。
3.黄斑部新生血管
高度近视会导致眼底组织结构改变,刺激黄斑区域形成新生血管。对于黄斑部新生血管,可以使用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进行局部注射以控制新生血管的发展。
4.青光眼
高度近视可能伴随眼房角狭窄或小梁功能受损,导致眼压升高,长期高眼压状态下易引发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可通过激光手术如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降低眼压;闭角型则需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等。
5.白内障
高度近视眼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失去支撑而移位,加上遗传因素影响,晶状体可能发生混浊,形成白内障。对于已经形成的白内障,通常需要通过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以及眼部专项评估,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病变。注意保护眼睛免受强光直射,配戴太阳镜有助于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