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得高血压可能是由肾小球肾炎、子痫前期、慢性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炎症反应,如感染、药物毒性等。当肾小球受损时,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进而引起血压升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进行降压治疗,如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
2.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疾病,由于胎盘异常引起的母体免疫和炎症反应异常所致。此时会出现全身小动脉痉挛,从而影响血压调节,导致血压持续升高。对于患有子痫前期的孕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拉贝洛尔缓释片、盐酸尼卡地平片等降压药控制病情。
3.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长期存在损伤,无法正常发挥其排泄废物以及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的功能,使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进而导致血压上升。如果确诊为慢性肾病,则需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片等钙通道阻滞剂缓解不适症状。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由于上气道解剖部位狭窄或受阻,导致夜间睡眠时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引起间歇性低氧血症,出现血压波动大、白天嗜睡等症状。针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建议采取适当的体重管理措施,肥胖者可通过运动疗法、饮食疗法等方式减轻体重,改善症状。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因为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心悸、出汗、手颤和体重下降等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甲亢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口服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
孕期高血压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遗传、年龄、种族、生活方式等。为了更好地评估风险,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必要时,可以进行肾功能测试、尿液分析和电解质水平检测以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