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的传播源是杜氏利什曼原虫。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该病原体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给人体。当被感染的白蛉叮咬健康人时,原虫会进入血液并定居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繁殖,产生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导致长期不规则发热、脾肿大等典型临床表现。黑热病的主要特征包括长期不规则发热、脾肿大、消瘦、贫血以及皮肤黏膜损害。
其中,发热通常为持续性低热,可伴有夜间盗汗。
诊断黑热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涂片检查和杜氏利什曼原虫特异性抗体检测。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骨髓涂片检查可见典型的利什曼原虫滋养体;杜氏利什曼原虫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确认当前是否存在现症感染。黑热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利什曼原虫药物,如内巴丁或硝唑尼特。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杀死体内的杜氏利什曼原虫,但需遵医嘱合理用药。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蚊虫叮咬,尤其是在疫区。此外,建议居住在可能存在黑热病风险地区的人员定期接受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