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的骨质疏松是由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和骨折风险增加的代谢性骨病。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由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影响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之间的平衡,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引起骨密度降低。雌激素对肠道钙吸收有促进作用,还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因此雌激素缺乏会加速骨质流失。该疾病主要表现为骨痛、身高缩短、驼背等,还可能伴有乏力、易疲劳等症状。骨痛常为全身性,但以腰背、髋部和下肢疼痛最为常见,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加剧。
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通常需要进行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DXA)、血清钙浓度检测以及尿样分析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骨质疏松的程度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以及生活方式干预如适量运动和均衡饮食。
药物治疗旨在提高骨密度并预防骨折发生,而生活方式干预则有助于改善骨健康并减轻症状。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适当的阳光照射,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高盐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进程。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