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损伤可以通过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肺复张、糖皮质激素、抗感染药物治疗、体外膜氧合等方法进行治疗。
1.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通过减少呼吸机对肺组织的损伤来缓解急性肺损伤。具体包括调整呼气末正压、降低潮气量等。此策略适用于急性肺损伤患者以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2.肺复张
肺复张是指通过一定手段使萎陷的肺泡重新充气,增加肺容量,改善气体交换。
可采用PEEP或肺膨胀策略实现。主要用于因肺萎陷导致的急性低换气状态。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可用于控制急性肺损伤中的免疫炎症过程。常用药物包括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等。主要针对由感染引起的急性肺损伤,需监测潜在感染风险。
4.抗感染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治疗旨在针对致病微生物提供针对性防御,辅助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性原因所致的急性肺损伤。在确认感染存在且有相应细菌培养结果支持时使用,并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及剂量。
5.体外膜氧合
体外膜氧合是将血液引出体外,在体外循环回路中去除二氧化碳并补充氧气后再注入体内的一种技术,能为急性肺损伤患者提供额外的氧合支持。当常规机械通气无法满足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氧合需求时,应考虑应用ECMO。
在实施上述治疗措施前,应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禁忌证,并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水肿或气压伤。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