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管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发热、黄疸、瘙痒和乏力,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胆道系统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腹痛
原发性胆管炎是由慢性炎症导致胆管壁增厚和狭窄,影响胆汁流动,进而引发疼痛。炎症刺激会导致腹部肌肉收缩,从而产生腹痛。腹痛通常位于右上腹,但也可能辐射至背部或右侧肋骨下部。
2.发热
由于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机体释放内源性致热因子,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出现发热的情况。发热常伴有畏寒、出汗等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
3.黄疸
当原发性胆管炎患者存在肝细胞损伤时,会引起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未结合胆红素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被肝细胞摄取后又反流入血液,随血流运行到皮肤黏膜,在那里遇到含铁血黄素形成绿色尿胆素,被肠腔吸收并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再随新生胆汁排入肠道,被小肠重新吸收,回到肝脏,如此反复循环就会造成黄疸的发生。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变黄,尿液颜色加深。
4.瘙痒
胆汁淤积会使得胆盐等物质逆流入血,这些物质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刺激,从而诱发瘙痒的症状发生。瘙痒多为持续性,且难以忍受,尤其是在夜间更为明显。
5.乏力
原发性胆管炎患者的肝功能受损,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地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引起乏力的现象发生。乏力程度从轻度感到严重的体力衰竭不等,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是局部的。
针对原发性胆管炎的症状,可以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胆道结构,还可以通过CT扫描或MRI来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范围。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改善胆汁流动性,对于重症或手术指征明确者,需及时行胆管引流术、胆管切开取石术等手术方式治疗。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