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性脑病表现为行为异常、睡眠障碍、智力减退、扑翼样震颤、昏迷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
1.行为异常
肝性脑病是由肝脏疾病导致的代谢紊乱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这些疾病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清除,导致大脑中神经传递物质失衡,从而影响行为。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情绪波动、易怒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
2.睡眠障碍
肝硬化晚期会导致血氨增高,抑制了脑内γ-氨基丁酸的合成,使睡眠调节受到干扰,进而出现失眠的症状。患者可能会经历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情况。
3.智力减退
肝性脑病是由于肝功能衰竭导致毒素积聚,这些毒素会干扰大脑正常的功能,影响思维和记忆能力。智力减退可能表现为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以及注意力不集中。
4.扑翼样震颤
当肝细胞大量坏死,血氨不能在肝脏内转化为尿素,而是在肠道经细菌分解产生大量的氨,氨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部,可诱发扑翼样震颤。这种震颤通常发生在手指和手部,感觉像鸟儿拍打翅膀一样。
5.昏迷
昏迷可能是由严重的肝功能衰竭引起的脑水肿所致,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压迫大脑组织,影响正常的脑功能。昏迷通常标志着病情非常危急,患者意识完全丧失,无法被唤醒。
针对肝性脑病,可以进行血液生化测试、头颅磁共振成像以评估大脑状况。治疗措施包括优化肝脏支持疗法,如腹膜透析或肝移植。患者应避免高蛋白饮食,减少肝脏负担,确保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以减轻症状并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