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经常肿疼可能是由牙龈炎、牙周炎、牙结石、维生素C缺乏、遗传因素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牙龈炎
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牙龈组织发炎,炎症因子刺激局部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复方硼砂含漱液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2.牙周炎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由于长期存在牙菌斑和牙石,炎症反复刺激下,会导致牙槽骨吸收,从而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的情况。
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会诱发牙龈肿胀、出血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奥硝唑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抗厌氧菌治疗。
3.牙结石
牙结石是指附着于牙齿表面的钙化物质,质地坚硬,通常由食物残渣、唾液中的矿物质以及口腔内的细菌共同形成。牙结石的存在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等问题,进而引发牙龈炎或牙周炎。去除牙结石的主要方法是洁牙,即专业人员使用超声波洁牙机头产生的高频振动来清除牙结石。
4.维生素C缺乏
维生素C缺乏可能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发生微小损伤后出血,表现为牙龈易出血。补充维生素C可能有助于改善状况,如口服维生素C片或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绿叶蔬菜。
5.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患有牙龈炎,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也会相应提高,因为牙龈炎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潜在的问题。
针对牙龈肿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进行专业的口腔卫生维护,包括定期的牙周清洁和深度刮治。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刷牙造成牙龈损伤,也是关键所在。饮食方面,应减少糖分摄入,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以辅助强化牙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