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胃肠功能紊乱的药物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素、枯草杆菌、复方嗜酸乳杆菌以及酪酸梭菌等。这些药物可用于缓解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但使用前需就医确诊并咨询医生。
1.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适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腹胀。该药物能够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促进有益菌繁殖,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使用时需注意不宜与抗菌药同时服用,以免影响其发挥作用。
2.乳酸菌素
乳酸菌素对于消化不良、肠炎等引起的轻度腹泻有治疗效果。此药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整胃肠道微生态环境。哺乳期妇女及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枯草杆菌
枯草杆菌用于小儿因肠道菌群失调而出现的腹泻等症状。本品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致病菌过度生长,纠正菌群失调。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4.复方嗜酸乳杆菌
复方嗜酸乳杆菌可用于改善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和腹胀。本品中含有的活菌成分可以抑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维持正常肠道菌群的平衡。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酪酸梭菌
酪酸梭菌主要用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引起的异常发酵和消化吸收障碍。本品可在机体内形成保护膜,阻止病原菌以及刺激性物质侵袭肠黏膜,有利于损伤肠黏膜的修复。本品需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患者在使用调节胃肠功能紊乱的药物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以利于药物发挥比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