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这个疾病估计大家都不会陌生,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历过消化不良带来的不适。消化不良这种常见病症一般多由于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功能紊乱、胃部炎症及溃疡等因素造成。常见的症状表现包括腹胀腹痛、烧心反酸、恶心呕吐、打嗝嗳气等。长期有消化不良的患者,建议主动到正规专科就医,必要时接受胃肠镜的检查,明确诊断消化道内可能存在的问题,对症施治,才能摆脱病痛。
一、消化不良的表现有以下这几点:
1.腹胀
腹胀是消化不良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在吃饭之前吃了高酸性的食物,可能会出现腹胀的情况,导致消化不良。一般来说,腹胀的感觉一段时间后会慢慢消失,但如果除了腹胀,还出现胃灼热的情况,就要咨询医生服用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
2.腹痛
消化不良另一个经常出现的症状是腹痛。可能一开始只是腹部感觉不舒服,然后慢慢发展为腹痛,通常表现在肚脐周围。大多数消化不良的情况与我们食用的食物有关,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平时吃过的东西,这样万一情况严重的话,就医时我们可以跟医生诉说。
3.胃灼热
很多朋友反馈,一吃辣的东西,就会出现胃灼热的情况,这也是消化不良常见的症状之一。当出现胃灼热时,有可能还会伴随着胸部的疼痛,严重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所以,平时吃东西不要吃对胃刺激太大的、不要过量饮食、也不要吃太快。
4.恶心想吐
恶心和呕吐,通常在吃完饭之后发生,也有可能是消化不良的症状,程度不严重的话,上述反应过一段时间会自行消失,但如果反反复复症状不减,就要留意了,建议去找医生看看,必要的话需要药物来缓解这些症状。
5.反酸
反酸是指在不用力的情况下,胃或食管的内容物反回到咽或口腔,感到酸呛不适。这也是常见的消化不良的症状之一,可以先漱一下口,然后喝点水进行缓解,如果情况持续发生的话,可以去找医生开点药进行治疗。
二、平时该如何预防消化不良?
1、油炸食物要少吃
油炸食品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肠负担,引发消化不良;除此之外,油炸食品还易造成肥胖、高血脂等问题,不利健康。建议烹饪食物时尽量不用油炸、煎等方式,推荐用炒、炖、煮、蒸、烩等方法代替。
2、生冷刺激食物要少吃
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对胃肠粘膜有一定的伤害,经常吃的话,会导致胃肠道炎症疾病,进而诱发消化不良。
3、食物温度要正好
食物太凉或者太烫,对胃肠粘膜都有伤害,应该是在食物不烫不凉、温热的时候进餐。
4、腌制食物要少吃
腌制食物多用盐浸泡,对胃肠功能也有害,某些腌制食物还含有致癌的成分,多吃不益。
5、细嚼慢咽
食物咀嚼越充分,胃肠道消化起来越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的概率也越低。
6、用餐要定时定量
平日吃饭很有规律,突然一次大吃大喝,肠胃分泌的消化液不够用,自然会造成消化不良。
7、饮食要有规律
有规律地进食,可以让胃肠消化液分泌形成规律,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8、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大部分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等疾病,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所致,因此,早期检查,对预防各种胃病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比较常见的C14检测项目就是很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