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切除后营养不良可能是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维生素B12吸收障碍、铁、钙等微量元素缺乏、内因子缺乏、萎缩性胃炎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指长期摄入食物中蛋白质和能量严重不足,导致机体生长发育受阻。胃切除术后,由于消化功能受到影响,无法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加剧了营养不良的程度。改善饮食结构,增加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摄入量,有助于缓解症状。
2.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维生素B12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与糖蛋白类受体结合并被吸收利用。胃切除手术会导致这部分黏膜受损,进而影响到维生素B12的吸收,从而引起其缺乏。可通过口服维生素B12补充剂或注射用维生素B12制剂进行治疗。
3.铁、钙等微量元素缺乏
胃切除术后,由于胃酸分泌减少,对铁、钙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下降,导致这些元素在肠道内的吸收减少,进而引起缺乏。可考虑使用含铁、钙等微量元素的口服补品或通过调整饮食来提高摄入量。
4.内因子缺乏
内因子是一种由壁细胞合成并分泌入胃腔的糖蛋白,具有帮助维生素B12在回肠末端与转钴胺素Ⅱ结合形成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物的作用。胃切除术后,内因子的产生减少或消失,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对于内因子缺乏引起的维生素B12吸收障碍,通常需要通过注射维生素B12制剂来进行治疗。
5.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时,胃黏膜腺体数量减少,黏膜变薄,胃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能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全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钠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生化指标以及必要时行内因子检测,以评估营养状态和治疗效果。除上述提及的治疗方法外,还可遵医嘱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以改善食欲和消化吸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