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湿疹可能是由遗传过敏体质、环境因素、内分泌紊乱、精神神经因素、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过敏体质
由于遗传过敏体质导致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易受外界刺激而发生变态反应,从而出现急性湿疹。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止痒治疗,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2.环境因素
包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通过直接接触或吸入进入人体内引起过敏反应,进而诱发急性湿疹的发生。
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必要时可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3.内分泌紊乱
内分泌紊乱可能导致机体免疫状态改变,使皮肤对某些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产生超敏反应,从而引发急性湿疹。针对内分泌紊乱引起的急性湿疹,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激素类药膏进行局部涂抹,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4.精神神经因素
当人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抑制炎症细胞活性,降低机体免疫力,此时若受到致病菌侵袭,则容易诱发急性湿疹。患者可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谷维素片、维生素B6片等。
5.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会引起食物不耐受,导致身体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从而加重皮肤炎症反应,诱发或加重急性湿疹的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慢性胃炎或其他相关疾病。对于由慢性胃炎引起的急性湿疹,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关注自身是否有瘙痒感强烈的症状,并注意观察是否伴有渗出液增多的情况。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个人卫生护理,勤洗澡,勤换洗衣物,以免细菌滋生,诱发或加重皮肤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