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初期一般不会导致牙周炎。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血液、母婴传播。牙周炎是指发生于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可能是创伤性咬合、牙菌斑、牙结石、牙周组织局部病原体感染等因素导致。
1、性接触传播:艾滋病感染人体后,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而女性性交时,由于生殖器皮肤黏膜有破损,被艾滋病患者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等接触到口腔,可能会被感染。另外,男性同性性交时,由于口腔内皮肤存在溃疡,被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等接触到口腔黏膜,也可能会被感染;
2、创伤性咬合:如果艾滋病患者的牙齿长期受到锐利的异物刺激,如鱼刺、骨头等,可引起创伤性咬合,进而造成牙龈损伤,诱发牙周炎;
3、牙菌斑:艾滋病患者口腔内存在大量细菌,易引起牙菌斑的形成,如果未及时清除,可能会导致牙周炎;
4、牙结石:由于艾滋病患者长期存在牙石,可能会导致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
5、牙周组织局部病原体感染:如果艾滋病患者存在牙龈炎、牙周炎等局部疾病时,未及时治疗或未经正确治疗,可导致牙周组织局部感染加重,甚至可引起牙槽骨吸收造成牙齿松动和移位。
如果怀疑自身存在艾滋病,应及时去疾控中心或者医院感染科进行抗体检测等检查明确诊断。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HIV蛋白酶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如依非韦伦片、拉米夫定片、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