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齿咬不烂食物可能是由牙槽骨吸收和附着丧失引起的。

慢性牙周炎是由长期存在且未治疗的牙龈炎发展而来,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等。这些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进而引起牙槽骨吸收和附着丧失。当牙槽骨严重吸收时,会导致牙齿支持组织薄弱,使牙齿变得松动,从而影响咀嚼功能,导致患者难以将食物彻底嚼碎。
此外,如果患者的牙齿出现龋坏或外伤导致缺损较大,也可能会因食物嵌塞而加重不适感,甚至可能导致炎症进一步发展。
因此,建议定期进行口腔卫生维护,并注意饮食习惯,避免过量摄入糖分以减少龋齿风险。如有必要,可考虑使用牙周夹板来辅助固定松动的患牙,同时还要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以控制病情,防止疾病进展到慢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