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与急性胃肠炎均为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但前者涉及肠和胃,后者仅涉及胃。
急性肠胃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消化道炎症。此时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胃肠蠕动加快,进而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急性胃肠炎通常由食物中毒、药物反应等引起,可导致胃肠黏膜受损,引发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两种疾病的共同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部不适以及腹泻。此外,急性肠胃炎还可能伴随血便、发热等症状,而急性胃肠炎则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情况。
针对这两种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电解质分析、大便常规和培养来评估炎症水平和是否存在感染迹象。特定情况下,如怀疑有机械性损伤,还需行超声检查以排除异物梗阻。两种疾病的治疗方式略有不同。急性肠胃炎主要通过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常用药物包括口服补液盐溶液、蒙脱石散等;而急性胃肠炎若为细菌感染所致,则需使用抗生素治疗,例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患者应避免摄入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的食物和饮料,如高脂肪、辛辣食品。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同时减少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以免加重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