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2位、主任医师1位
详细介绍:
病理科担负着医院的临床病理诊断、尸体解剖诊断、科研和教学任务。1998年被确立为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00年被确立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医院形态学研究中心。全科近十年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著近百篇,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局级成果奖3项;在1996-2000年的科技大会上被评为科研先进集体。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有医务人员11人,其中医生6人,包括博士1人,硕士4人,并拥有训练有素的技术员队伍,能熟练地进行超薄切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图象分析、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等技术。
老主任严庆汉教授从事病理诊断工作40余年,发表多篇论文和专著,在病理诊断方面经验颇丰,尤其在淋巴瘤诊断方面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现任主任李保玉,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病理工作30年,在病理学的教学、科研、尸检、外检等领域都受过系统训练,知识系统,技术全面。完成过"八五"攻关课题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在肿瘤病理及其诊断手段方面颇有研究。
为了加强诊断力量,形成病理诊断的绝对优势,又外聘北京大学病理学系知名教授和本科专家组成会诊中心,接收全国病理会诊和远程网络会诊。在淋巴瘤、软组织肿瘤、妇产科肿瘤和皮肤病理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和国内协和医院、301医院、上海肿瘤医院病理科及国外几家医院都有协作和广泛联系。
科室研究方向是淋巴瘤病理和器官纤维化。
目前在研课题有:
· Xbp-1在周围性B细胞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铁道部课题)
· 细胞外间质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铁道部课题)
·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基因表达谱分析(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 原发皮肤淋巴瘤40例临床病理学研究(院内课题)
· 规律间断性低压低氧对人体机能的影响(铁道部课题)
已完成"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的细胞外间质研究"、"牛磺酸复合制剂的抗肺纤维化作用"、"原发皮肤淋巴瘤40例临床病理学研究"课题,分别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局级一等奖。
科室主要服务项目
普通病理、快速病理、超微病理、免疫病理及分子病理诊断,以及细胞学和某些体液诊断,医疗死亡尸体及医疗纠纷尸体检查和某些法医学尸检。重点服务项目是肿瘤病理诊断。
普通病理检查:对常规病理进行诊断。
普通细胞学病理检查:对脱落细胞学、穿刺细胞学(痰、胸水、腹水、脑脊液、支气管刷片等)进行病理诊断。
快速病理检查:利用冰冻切片机及冰冻切片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肿瘤的良恶性和病变性质进行初步诊断。
免疫病理: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染色方法帮助病理医生进行病理诊断。
· 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 检测激素受体及生长因子对预后及治疗的意义
· 癌基因蛋白的临床应用
· 对肿瘤细胞增生程度的评价
· 在肿瘤分期上的意义
· 指导肿瘤的治疗
· 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 病原微生物检
超微病理:超微病理是应用电子显微镜(主要是透射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分辨率高,可观察细胞核、细胞器、分泌颗粒、细胞表面绒毛、细胞连接等微细结构。主要用于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判定肿瘤分化程度;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及分类;疾病诊断;皮肤病诊断等。
分子病理:分子病理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病理诊断中来,应用标记的核苷酸与相同或相似的核苷酸分子碱基互补原则形成新的杂合分子,以检测某些核酸分子的存在。被检物为组织细胞中的mRNA,或DNA。主要应用于感染因子的检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检测,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遗传学疾病、肿瘤相关基因的检测等,是病理学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病理咨询:对相关病理问题进行咨询。
尸体解剖:是对临床因病死亡或涉及医疗纠纷和法律责任的尸体进行全身系统剖验、经过肉眼、光镜、电镜、免疫组化乃至分子生物学检查,确定病理诊断,分子死亡原因及死亡机理。
病理会诊:接受全国各医院和全国各地区病人的病理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