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和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有何区别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和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区别在于出血来源、出血速度、血肿形态、血肿位置以及颅内压力增高速度。

1.出血来源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主要由桥静脉破裂引起,而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多为板障静脉或导血管破裂导致。

2.出血速度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出血较为缓慢,因为血液首先积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间隙中。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和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有何区别

而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出血较快,由于血液直接流入硬脑膜与颅骨之间的空间。

3.血肿形态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通常呈双凸形,围绕着大脑半球的底部和顶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则呈梭形,沿着颅缝分布。

4.血肿位置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而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位于硬脑膜与颅骨内板之间。

5.颅内压力增高速度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引起的颅内压力增加相对较慢,因为血肿体积增长较慢。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可迅速导致颅内压增高,这是由于其快速扩大的血肿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所致。

在诊断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和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时,应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来区分这两种情况,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2024-08-06 14:52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而且没有伴随其他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进行改善,保守治疗期间,建议患者多卧床休息,短时间内避免做剧烈运动,也要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2、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头痛的症状,而且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具有甘露醇等药物进行脱水治疗,可以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等不适。3、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明显的脑组织受损的情况,而且伴随脑疝等疾病,需要及时通过血肿清除术等相关的手术进行治疗,以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4、中医治疗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是指伤后3天到3周内发生的硬膜下血肿,以颅内压增高及脑受压症状为主要表现,中医治疗主要适用于轻型、中型硬膜下血肿,对于以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在急性期治疗之后,出现了肢体偏瘫等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肢体功能。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