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伤寒穿孔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发热,这些症状可能表明病情的进展,需紧急就医。
1.腹痛
肠伤寒穿孔多由病程较长且未及时治疗导致肠道炎症严重,使肠壁组织坏死形成溃疡,进而发生破裂。
当肠管发生破裂时,会导致肠内容物外泄,刺激腹膜,引发剧烈腹痛。腹痛通常位于右下腹,但也可能在整个腹部放射。
2.腹泻
由于肠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影响了小肠吸收功能,导致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引起腹泻。腹泻的症状可能伴随频繁的稀便或水样便,排便次数增多。
3.腹部压痛
肠伤寒穿孔会引起腹腔内压力增高,当腹腔受到炎症刺激时,会增加腹壁肌肉紧张度,导致腹部出现压痛的情况。腹部压痛通常出现在脐周或右下腹,按压时可感到疼痛。
4.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肠伤寒穿孔后,由于炎症和感染的影响,肠道蠕动减慢甚至停止,导致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腹部咕噜声减少或消失,这可能是由于食物通过受损的肠道速度变慢所致。
5.发热
肠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产热大于散热,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通常为稽留热,即体温持续高烧不退,可达39℃以上。
针对肠伤寒穿孔的诊断,可以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X线检查等。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重症患者需手术修补或切除病变肠段。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预防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