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是牧区较常见的寄生虫病,寄生虫大多寄生在肝脏,称为肝包虫病,根据感染寄生虫的类型可分为细菌性肝包虫病、阿米巴肝包虫病、姜片虫病、肝吸虫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犬绦虫寄生在人体肝脏,主要通过接触犬或羊等小动物为主,也可通过生食等方式进行传播。
1、细菌性肝包虫病:犬绦虫寄生在肝脏,引起的疾病主要是包虫囊肿,在肝脏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囊肿,囊肿壁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片等药物进行积极治疗;
2、阿米巴肝包虫病:阿米巴原虫寄生在肝脏,引起的疾病主要是阿米巴肝脓肿,病变主要侵犯肝脏,在肝脏内形成边界不清的脓肿,早期表现为发热、畏寒等症状,在脓肿形成后可出现肝区疼痛等症状。主要表现为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脓肿形成,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及时采取手术切开引流治疗;
3、姜片虫病:姜片虫病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肝脏的寄生虫,也称肝包虫病,阿米巴原虫寄生在肝脏,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质地坚硬。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肝吸虫病: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脏引起,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乏力、腹痛等症状,虫体刺激可引起肝区疼痛。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吡喹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方面要注意不饮生水,不吃生鱼片、生牛肉等,治疗期间应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复查,了解疾病恢复情况。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