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发绀、生长迟缓和活动耐力差,这些症状可能因人而异,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
1.心悸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脏负荷增加,此时需要更多的氧气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为了获取更多氧气,心脏会加快跳动,从而引起心悸的症状。心悸通常发生在胸腔内,但也可能伴有全身不适感。
2.呼吸困难
先天性心脏病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担加重,影响血液回流入右心室,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呼吸困难通常表现在胸部区域,但也可扩散至腹部或下肢。
3.发绀
当先天性心脏病引起体循环缺氧时,未被完全氧化的血液中还原型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就会导致皮肤黏膜呈青紫色,即发绀现象。发绀多见于口唇、指甲床等处,严重者还可扩展至手指末端。
4.生长迟缓
先天性心脏病会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和代谢功能,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进而引发生长迟缓的情况发生。生长迟缓主要表现为儿童身高、体重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且伴随有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5.活动耐力差
先天性心脏病会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处,使得机体处于缺氧状态。长期的缺氧状态会使肌肉变得虚弱无力,从而降低活动耐力。活动耐力差首先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如爬楼梯、步行一段距离后会出现气促、疲劳等情况。
针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等,以及必要时的手术矫正,如经皮导管介入术或开胸直视手术。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遵循医嘱调整饮食,减少钠盐摄入,确保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