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检查通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和D-二聚体测定。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是否异常。建议就医后由医生指导进行相应的凝血功能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用于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通常采血后将血液置于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然后观察血液凝固的时间。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可以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状态。一般需要采集空腹血液样本,在无菌条件下离心分离血清,然后加入特定试剂并测量凝血时间。
3.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可直接反映血液凝固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步骤——纤维蛋白形成的速度和完整性。检测过程中需保持恒温环境以避免温度对结果造成影响,并且在采样后立即开始处理。
4.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
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能够反映机体凝血功能是否异常。通过抽取静脉血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通常采用显微镜凝集法或光电比浊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5. D-二聚体测定
D-二聚体测定可用于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疾病。采血后应尽快送检,以免D-二聚体降解而影响结果准确性。
以上各项凝血功能检查均应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以免食物因素干扰检测结果。建议提前预约检查时间,并按医嘱做好相关准备。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