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障碍症是一种由于遭遇紧急或灾难性事件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应激障碍症是由于经历强烈应激源后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
其病理机制涉及到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以及神经递质失衡。典型症状包括持续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如重现、闪回和回避与创伤有关的事物。还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其他心理症状。
诊断通常需要临床评估和心理测量,其中常用的评估工具可能包括《患者健康问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医生也可能建议进行脑电图以排除癫痫发作的可能性。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眼动脱敏再处理技术。药物治疗可能涉及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面对应激源时,个体可通过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均衡饮食并适度运动来减轻压力。同时,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也有助于改善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