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1.心脏功能下降
心脏功能下降通常是由长期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损伤或死亡引起的。心脏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心力衰竭。
2.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与心肌需氧量增加和冠状动脉供血减少之间的矛盾有关。
心绞痛会导致胸部不适或疼痛,可能伴随出汗、恶心或呕吐。
3.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部分心肌因持久而严重地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的一种心脏病理状态。心肌梗死会引起剧烈胸痛、持续不缓解,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表现。
4.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心脏疾病直接引起的心排血量显著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源性休克会造成血压下降、皮肤湿冷、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等现象。
5.猝死
猝死多为突然发生的自然死亡,常由于心脏骤停所致,而心肌缺血可能是心脏骤停的原因之一。猝死发生迅速,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停止等情况。
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并治疗心肌缺血,避免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建议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