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腹痛和里急后重,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1.腹泻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志贺氏菌侵入结肠黏膜细胞,在其中繁殖产生毒素,导致结肠炎症和渗出物增加。这些因素会改变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水分和电解质失去平衡,进而引发腹泻。腹泻通常发生在小肠和大肠,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呈稀水样或含有粘液和血丝。
2.呕吐
志贺菌产生的内毒素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恶心呕吐反射。
呕吐多为急性肠胃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呕吐物可能伴有食物残渣或胆汁。
3.发热
由于志贺菌释放的内毒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会导致机体产热大于散热而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时,体温升高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加快,从而引起出汗等不适反应。
4.腹痛
当志贺菌毒素刺激肠道平滑肌时,会引起痉挛性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位于下腹部。腹痛可能是由肠道炎症或其他消化系统问题引起的,需要及时诊断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
5.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是志贺菌毒素刺激直肠壁的感觉神经末梢,通过迷走神经反射至大脑皮层所致。患者会有强烈的排便意愿,但每次排便量却很少,且感觉仍有大量粪便未排出。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常规血液检测、尿液分析以及大便培养来确认是否存在志贺菌感染。治疗措施包括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重症患儿需住院静脉输液治疗。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确保充足的休息,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食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防交叉感染。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